因为“新冠”,“细胞因子风暴”这一名词备受关注。
《柳叶刀》曾经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病人中可见细胞因子风暴发生。中科院院士周琪也曾介绍说“炎症因子风暴”是新冠感染由轻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转换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也是造成重症和危重症死亡的一个原因。
诸多研究均表明了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其发生密不可分。那么,究竟什么是“细胞因子风暴”?这一赛道会迎来检测需求的爆发吗?
细胞因子检测纳入多版新冠重症方案
细胞因子是由各种免疫细胞分泌产生,包括白介素(IL)、干扰素(IFN)、淋巴因子、趋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消灭病原体,清除受损细胞,修复损伤的组织。但当细胞因子的平衡被打破或分泌过剩时,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大量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肺部免疫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从而形成炎症风暴,使得肺泡血管通透性增大,导致肺部白细胞浸润、肺水肿、肺纤维化。
这也是在诸多版本的“诊疗方案”中将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监测指标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印发的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就明确提出,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性降低或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6(IL-6)、CRP、铁蛋白等进行性上升”做为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北京协和医院方案”中推荐的实验室检查中除IL-6,还有IL-8(白细胞介素8)、IL-10(白细胞介素10)两个细胞因子;“湘雅医院方案”提及,重症/危重症预警指标包括D-二聚体、IL-6、IL-10、铁蛋白显著增高,病情监控实验室指标包括IL-1、IL-2、IL-6、IL-8及IL-10等炎症因子检测。
细胞因子风暴中的可溶性介质 (图片来源:NEJM医学前沿)
流式细胞领域迎来快速发展期
导致细胞因子风暴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病原体、癌症、自身免疫和炎症机制等,准确鉴别具有保护作用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性的细胞因子风暴将影响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风暴的临床表现 (图片来源:NEJM医学前沿)
在检测技术层面,细胞因子检测方法目前主要分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斑点酶免疫分析(Elispot)、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其中,流式细胞与化学发光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结果稳定、检测范围宽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
目前,国内流式细胞分析领域的企业数量快速增多,粗略统计已近30家,涉及25种细胞因子,代表企业包括赛基生物、唯公科技、重庆博生特等。而化学发光方法学的细胞因子,已报证企业数量则相对较少,且目前涉及的细胞因子相较于流式也仅有10种。其中西门子算为进军最早的,目前配套的immulite 1000有一部分医院在使用,但项目数仅有6种,国内部分企业,例如,热景生命获证数最多已达到10种。
综上所属,小编认为,“新冠”无疑推动了流式细胞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细胞因子风暴”的预防和后续治疗无疑将是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的焦点。在目前免疫检测项目的“红海”中,细胞因子或许是IVD企业的一个新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