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不是国家财政部第一次声明,政府采购,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本土品牌的政策优势,还剩多少?
01
财政部再次发声:
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11月9日,据中国政府采购网了解,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以视频方式举行。论坛以“共享公共采购市场的未来”为主题,由财政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会上,国家财政部表态:中国将积极推进政府采购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也再次强调:中国的政府采购坚持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原则,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竞争。
众所周知,早在去年10月,国家财政部就已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的采购项目外,不得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不论其供应商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均应依法保障其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简而言之,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将享受平等待遇。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产品已属于“国产”范畴。当然了,这一点在业内的争议仍旧比较大。
02
“国产”新定义
近一年来,估计有不少业内人士迷惑:进口品牌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到底算“进口”,还是“国产”?
根据《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也就是说,区分是否为“进口”,主要是以"关境"和原产地为认定标准。这一点也在诸多医院的采购文件中提到。
所以,对于外资械企在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也能算国产,享受国产待遇。显然,如今从政策上来说,“国产”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此前大家理解“国产”,主要是指:由中国企业研发生产的设备。而现在,“国产”的定义不仅包括本土品牌,同样包含跨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因此可以看到,在一些采购项目中,虽然注明了不允许“进口”产品投标,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飞利浦、GE、西门子等外资品牌依旧实现中标。
今年4月,在不接受“进口”投标的《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影像类)公开招标采购》中,飞利浦呼吸机实现中标。
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300万采购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同样注明不接受进口产品。最终,西门子以2298万元的价格作为国产设备中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每个省市在做政府采购的时候标准不一样,外资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要求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国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之前的“支持国产”,还是现在的支持“国产”,在过去的十年内,不仅本土械企突飞猛进,跨国企业的“本土化”布局也在与日俱增。
03
大势所趋:跨国械企“本土化”布局加速度
今年7月,财政部国库司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在《意见稿》第三章政府采购政策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支持本国产业。但同样的,《意见稿》也明确,对中国境内生产产品达到规定的附加值比例等条件的,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评审优惠。
如不出意外,这份《意见稿》通过之后,未来国内政府采购中,支持国产虽然是首要前提,在国内实现生产研发的外资企业,也将获得更多扶持。
对于这一点,以GPS为首的第一批进入国内市场的跨国械企来说,或许是早已料定的。数十年的“本土化”布局,为这些跨国械企提供了更充分的竞争手段。
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下层价格的市场细分已经被国企占据了,外企今后的路更多的是依赖高精尖的东西在国内存活。”
而这也就要求,外资械企们必须要将更多的高端技术引入国内市场。给产品披上“国字号”外衣,才能享受更好的待遇。
事实上,这给本土械企带来的,有利也有弊。跨国械企带来了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以及创新落地,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失去政策以及价格优势的本土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但不论如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欢迎跨国企业将医疗高端制造落户到中国的。这样才能带动本土设备厂商包括零配件供应商的能力的提升。相比于简单的国内组装,当供应链搭建起来之后,是很难被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