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抗体 抗原 磁珠
查看: 1277|回复: 0

十年发展机遇大盘点:迈瑞、新产业、圣湘等10多家IVD企业

[复制链接]

4679

主题

468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427
发表于 2021-1-9 2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纵观国内IVD巨头的10年发展之路,资本为这个市场注入了活力。2020年,疫情的到来,似乎又预示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2021年IVD市场活力如何,我们无法现在给出答案。今天就来小结一下:过去10年,国内体外诊断行业老牌企业发展之路,如有偏颇,敬请指正!


01
迈瑞:两轮上市轮回,市值突破5000亿

安科系,一度就是深圳医械行业的代名词。曾经的安科虽然不复存在了,然而安科出来的人却成就了迈瑞、理邦、安捷伦、雷杜......一路走来,“迈瑞三剑客”创造了如今的千亿帝国。往后,迈瑞系或将成为深圳医械行业的代名词。


1991年,迈瑞成立。


2006年成功登陆纽交所,共计募资18.2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有了资本,迈瑞的产品、技术、渠道才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2008年,迈瑞并购了Datascope。这个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品牌,在美国监护仪市场名列3、4位,仅次于GE、飞利浦等巨头。


2008-2014年,迈瑞医疗在海内外通过并购控股13家企业,包括深圳深科、Ulco,苏州惠生(IVD领域)、长沙天地人(IVD领域)、浙江格林蓝德、杭州光典、武汉德骼、北京普丽生(IVD领域)、上海长岛(IVD领域)等十二家细分领域优质公司,到2014年年底的时候,海外市场的销售已占据到其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2015年6月,迈瑞医疗宣布三名联合创始人李西廷、徐航与成明和作为买方集团,向董事会提交了拟收购迈瑞国际在外流通股份的初步的、不具约束力的要约。迈瑞医疗的私有化正式开始。2018年9月,迈瑞在国内上市。


迈瑞医疗在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0.64亿元,同比增长29.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3亿元,同比增长46.09%。营收增长处于此前预期增幅20%-30%的上限,净利润增幅更是突破预期增幅35%-45%。意味着迈瑞医疗在第三季度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


就其体外诊断领域来讲,通过并购,迈瑞完成了微生物、尿液、血凝等产线的纵深发展。可想而知:资本的助力是迈瑞如今跨过5000亿帝国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迈瑞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更离不开其企业核心团队的智慧。


如今迈瑞在IVD领域形成了生化、发光、血球、血凝、微生物、尿液、流水线、质谱等细分领域产品线,同时在推进迈瑞标准化实验室,强大的渠道能力匹配全产品线的赋能,未来的竞争壁垒将不断加强!


02
华大:2020迎来新的历史突破

1997年11月,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人就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这一议题,在湖南张家界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孕育了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未来。2008年11月,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


2013年之前当时华大在技术上严重依赖于仪器公司,处处受制于人,只能拼劳动力资源,所以Nature杂志曾把华大比作基因界的富士康。当时华大能做的只有“扛洋枪、走别人走过的路、打人家剩下的鸟”。2012年,由于上游公司提出天价保修合同、新机器购置限制、试剂提价等一系列限制性条款,极大阻碍了华大进行产业孵化的速度。当时华大领导层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解决仪器问题。幸好,当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机遇——美国CG公司因被竞争对手打击而收益不善,2013年,华大完成了对CG公司的全资收购。


2015年10月,华大面向全球发布自主研发的首款桌面型高通量测序系统BGISEQ-500。2017年7月,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基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7月,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无锡青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期间,华大智造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


华大基因(300676.SZ)在疫情中的卓越表现令其营收及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增长,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华大基因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6.44亿元,同比增长238.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1361.54%至10.54亿元。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实现67.52亿元,同比增长225.82%,归母净利润实现27.05亿元,同比大增901.68%。


纵观华大近10年的主要事件,从科研的角度讲,参与完成了多个基因组测序计划。从市场的角度讲,资本在背后的助力,让其完成了集团化的进程。虽然国内基因测序目前来看还对上游依赖较多,但行业巨头为国内基因测序领域发展贡献了不少力量,尤其是为国内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培养了大量人才。“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应不怕风雨兼程”,愿国内基因测序领域能够开启新篇章新高度!


03
安图:稳健发展著称的中原腹地龙头

1998年,安图生物创立。公司高管均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在一起共事,甚至大部分高管之前就共同在博赛研究所工作,合作时间近30年,团队十分稳定。这几年,安图上市以后,由于资本助力,企业加快了“产品线+技术+渠道”的发展步伐。


2009年之后,安图生物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安图生物产业园开工;2014年,A2000上市,此后开始布局上市之路。


2016年9月1日,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安图上市之后这3年多,变化很大。或许是资本的加持,让企业在稳步前进中,不断进行布局。在这里不得不提安图的两起并购事件,2016年12月,安图生物披露《关于收购盛世君晖生化全线产品业务的公告》称,准备斥资1.70亿元收购香港盛世君晖拥有的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线产品的中国区独家总代理权,通过此次收购,安图生物将获得盛世君晖完善的生化销售体系、客户基础和销售渠道,进入全自动生化仪器领域。2017年5月,安图生物收购了北京百奥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5%的股权,收购价2.025亿,迅速切入生化诊断领域。

深入分析来看,自动化系统检验流水线是未来医院检验科和临床实验室设备配置的发展趋势。从2018-2020年安图在流水线领域的动作,就能清楚安图两次收购的意图。不仅是布局流水线领域的巨大蛋糕,同时带动磁微粒化学发光产品的销售。另外,在检验科整体打包过程中,使用并购而来的生化以及自产发光,可以提升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因此,有分析认为,安图生物此次收购并非简单的并购渠道,而是基于未来产品战略布局的举措,预计将逐步形成包括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微生物检测等在内的齐备产品线,大大增强安图生物的市场竞争力和集成配置能力。

04

迈克:雄踞西南大地,纵深发展全国市场

1994年,四川迈克成立;2001年,云南迈克成立;2003年,贵州迈克成立;2005年,重庆征途(迈克重庆分公司)成立。由此,迈克开启了外资巨头品牌西南代理之路和自产生化试剂销售进程。回首过往,原来的联合创始人或者分公司负责人都已经有自己的企业,典型的如四川新健康成。也正是基于西南的强大网络,才有了如今的上市公司-四川迈克。


2009年12月,正式更名为“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年5月,迈克生物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A股成功上市。也可以看出迈克生物在这6年中,为上市做了多少事情。


2015年迈克生物上市之后,同样是资本的助力,让其完成了多家分公司的设立与企业并购。如:相继成立湖北迈克、吉林迈克、内蒙古迈克、北京迈克、山东迈克、山西迈克等;参股嘉善加斯戴克;控股广州瑞华等。同时在自产产品研发、标准化实验室、量值溯源方面进行不断深入。


回头来看,迈克生物过去10年,把代理二字用的特别极致。先引进和代销别人的技术,让自己“活下去”,然后才有钱投入研发,再慢慢学习吸收。经过多年发展,2020年,迈克生物已成为国内IVD 产品企业中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产品主要涵盖临床生化、发光免疫、快速诊断、血栓与止血等专业项目各类产品。毫无疑问,未来也同样会进入流水线领域,并且在整体打包与区域检验中心领域和安图、迈瑞进行竞争。


05
科华:追求卓越,终将再续往日辉煌

1981年,上海科华成立。科华生物是国内首家上市体外诊断企业,(2004年第一批中小板上市)。作为IVD领域的老牌上市公司,如今的上海科华大股东是方源资本,方源资本在2014年6-8月接过公司原大股东徐显德、沙立武、方永德和顾文霏合计15.35%的股份。财务资本取代原有创始人,是因为原来的创始人年事已高,均已无心经营,只有唐伟国先生仍坚持战斗。


可以说科华生物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整个国内IVD行业的发展史,长期以来,科华生物的打法一直极为保守。细数上海科华近10年的发展,我们主要讲讲方源资本入场后,资本是如何助推企业往前走。


2015年12月上海科华出资2880万欧元收购Technogenetics(简称:TGS)的100%股权,其中1880万欧元用于收购,剩余的1000万欧元将用于交易完成后18个月内的业务发展。


2017年11月,科华以自有资金3000万参股奥然生物,持股比例10.01%。2018年1月,科华生物通过收购、增资、合营的方式收购控股广州科华、南京源恒、江西科榕。同年,科华生物5.53亿元收购西安天隆62%的股权。以此完成产品线的丰富和渠道的加码。


如今的上海科华,覆盖了生化、发光、酶免、分子、POCT等丰富的产品线,同时也获得了日本希森美康(血液及尿液分析系统)、意大利索灵(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法国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日本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区域代理权。并且也在积极推动集采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06
新产业:发光领域先驱,上市迎来新面貌

深圳新产业,1995年成立。2010年2月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成功推上市场,属于国内化学发光领域的一线梯队。于2014年7月25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于2017年7月26日终止在新三板挂牌;于2017年12月获批于创业板上市,目前仍未挂牌交易。


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每个省都有负责人,相对于其他企业销售管理层级来说:区域-省区-大区-(副总监)总监-总经理(CEO、创始人)。在新产业没有看到大区经理这个职位,这也对新产业省区负责人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很多省区都在新产业做了十年以上。


作为率先掌握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新产业,在这十年发展过程中,新产业如今销售额保持在10亿左右这个层级,国内经销商数量超过1500家。2019年推出了MAGLUMI X8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同时与赛默飞合作,联手打造Satlas-TCA实验室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从这十年发展来看,深圳新产业把握了国内免疫诊断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机,形成了自身的竞争壁垒。当然,在如今的化学发光百团大战的洪流中,新产业做战略上的积极防御也很重要,毕竟迈瑞、安图等上市企业的战略进攻也很猛烈。同时,作为行业一家拥有上千家渠道商的老牌企业,新产业2020年成功上市,或将会在资本的助力下完成全产品线的积极布局。


07
润达医疗:江山虽易主,战略仍未变

润达医疗,成立于1999年。2013年开始全面推行集约化服务,2015年完成在A股主板上市。2019年8月份完成20.02%的股份转让,目前控股股东为杭州市下城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可以说,现在润达医疗属于国资背景企业。2019年更多的侧重点是区域检验中心。


对于润达医疗十年的发展之路,我们想讲讲他们2015年上市之后的系列动作。自2015年上市以后,润达就开始疯狂并购,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2018年末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2016年6月,润达医疗以增资方式取得合肥润达40%股权;2016年7月,润达医疗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2.16亿元,受让杭州怡禾投资持有的杭州怡丹45%股权;2016年8月,润达医疗公告称,公司拟使用2亿元,收购鑫海润邦100%股权;2016年9月,公司以7581万元受让宁波麒越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励怡青、高克喜、姚俊芳、沈建良、郑一凡等持有的北京润诺思合计47.75%股权;2016年12月,润达医疗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3.13亿元,受让德清阳晟持有的北京东南悦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60%股权。


2017年1月,润达医疗以增资扩股方式,获得武汉优科联盛8.5%股权;2017年4月,公司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获得武汉润达尚检43%股权;2017年4月,以1599万元的对价,受让赵国相持有的云南润达康泰41%股权;2017年6月,以1.35亿元收购武汉光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武汉优科联盛42.50%股权;2017年7月6日,润达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9.03亿元的交易金额收购长春金泽瑞60%的股权。


2018年5月,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11.37亿元收购苏州润赢70%股权、上海润林70%股权、杭州怡丹25%股权、上海伟康60%股权及上海瑞美55%股权,同时配套募资不超5.35亿元。交易完成后,润达医疗将分别持有上述公司70%、70%、70%、60%及100%的股权。
如今,润达医疗通过收购、投资国内外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超过三十余家,或许只有再过几年才能知道润达这一战略实施的利弊。不过话又说回来,润达医疗作为一家专业集约化供应商,这些年为行业在集约化领域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做出了贡献的,相信未来依旧会以集约化和区域检验中心为主,进行全国纵深扩张。

08
北京九强:生化+血凝双轮驱动

九强生物创立于2001年,是以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体外诊断企业。2014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作为一家以生化试剂发展起来的老牌企业,在生化领域风采依旧。国内靠做生化试剂上市的老牌企业不多,另外还有就是利德曼和中生北控、美康生物。九强和利德曼创始人同样来源于同一单位,如今发展方向和现状还是有些不一样。


对于北京九强的十年发展之路,其“直销”模式让其完成迅速做大。对于销售模式来说,我们更想讲讲九强上市后这几年所做的布局。2014年,与雅培中国签署生化试剂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与雅培进行生化试剂深度合作,开创中国IVD企业技术输出的先河;2016年,与罗氏中国签署生化试剂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收购美创血凝,正式进军血凝市场,2017年5月,美创血凝正式成为九强生物旗下血凝产品品牌。如今北京美创是凝血产品的专业供应商,全权处理德国美创公司(TECO/MDC)在中国的一切相关业务;2018年,以微柱凝胶法为核心的血型检测产品面市。


2019年12月6日晚间,北京九强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国药投资共同采用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德福二期、GL、杭州鼎晖、泰康人寿、广州盈锭、王小亚、张云、吴志全、夏荣强、缘朗投资合计持有的迈新生物95.55%的股权。其中,九强生物拟受让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迈新生物65.55%的股权,国药投资拟受让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迈新生物30%的股权。通过收购迈新生物,九强生物业务将覆盖肿瘤细胞筛查和手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扩充病理诊断试剂和仪器产品线,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布局,巩固其在体外诊断产业的领军地位。

从九强生物这几年的发展思路来看,并没有像利德曼一样投入资金进入发光领域,而是在血凝、血型、病理等竞争不是特别激烈的细分领域进行布局。可见九强在产品布局和战略方向上还是有自己独特的考虑。

09
万孚生物:POCT龙头,疫情下完成自我飞跃

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2015年完成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继续构建和完善胶体金与胶乳标记层析技术平台、荧光标记定量检测技术平台、干式生化以及电化学定量检测、分子诊断等技术平台,如今产品涵盖传染病、妊娠、心血管疾病、毒品、肿瘤疾病、代谢疾病等业务领域。


万孚上市之后,在公司营销体系也进行了调整,为激发组织活力,更加有效地推动新品的快速推广,公司划小经营单元,在中国按照产品技术平台设置了金标事业部、荧光事业部、电化学事业部、生化事业部、化学发光事业部五个营销事业部。各个事业部分别设置营销大区,并在每个大区建立了垂直的区域化管理体制,负责对区域内各级分销商和终端客户进行管理和服务。


对于万孚生物的十年发展之路,可以说是伴随了国内POCT从开端到如今的百团大战。作为现在国内POCT领域的头部玩家之一,万孚抓住了时代机遇,才有了如今的上市企业。而前面我们对万孚的产品、技术、营销体系的讲解,也体现了近十年万孚的变化。同时,上市之后,万孚在企业并购方面也有所动作。


2016年12月,万孚生物通过增资参股英国AG,布局分子诊断POCT领域。2017年1月和4月,公司先后两次增资,并购苏州达成51%股权,切入化学发光领域。2017年收购北京莱尔,公司持有北京莱尔51%股份,布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通过万孚的整个产品和并购思路来看,企业注重的还是技术和产品本省,并没有关注渠道的并购。这一思路对于生产厂家来说,还是有利的。只有把握产品和技术,企业未来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020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645.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4.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635.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51%。


10
美康生物:立足生化,完成产品和模式布局

美康生物,成立于2003年,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同时也是国内生化企业为数不多的拥有参考实验室的生产企业,产品主要是生化试剂,其次陆续推出了POCT、血液分析、慢病管理等相关仪器产品。


在国内,美康生物其实主要推行的是区域检验中心,因为美康的产品线不仅布局了二三级市场,还布局了基础医疗市场,推广区域检验中心可以很好的将自身产品线,进行全市场推广。但是,在整体打包领域也有涉及,比如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浙大国际医院等。美康上市之后推行了“阳光100”工程,也就是要建立100个区域检验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三十几家。


从美康近十年的发展来看,美康在前期销售策略上的冒险反而让其完成了渠道的扩张和销量的提升,最终完成上市。这几年美康在资本的助力下完成了产品和模式的布局,生化是目前美康最传统的产品,在保持生化产品优势地位的同时,也在拓入其他领域,如化学发光、血球、尿液、POCT、分子、质谱等等,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产业,简单说,美康希望的就是一家医院的检验科,只要找到美康生物,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美康生物可以一并解决,其实,这也是行业未来的方向所在。


当然,检验科整体解决方案是未来的趋势,不管是一台仪器的整体解决方案还是流水线或者整个科室,不仅要抓住行业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行业机会,更要在产品端提升市场竞争力,就目前来看,美康在模式创新领域更侧重一点。


11
达安基因:疫情迎来爆发的老牌分子企业

达安基因,2004 年8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广东省高校校办产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企业以直销+经销的模式发展,公司经营涵盖以达安基因为核心的 PCR、公共卫生、仪器、病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产品(TRF)、免疫、血筛、科研服务、健康检测、产业投资等诸多领域。


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目前达安基因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临床分子诊断领域的龙头,不管是产品线还是第三方检验中心都立足于分子诊断,进行全方位发展。同时,近十年达安基因更侧重临床PCR、疾控PCR、血站核酸血筛、基因测序、第三方检验市场。临床和疾控PCR市场是达安基因的传统领域,不管是在核酸临床检测项目、核酸提取项目、核酸提取仪、实时荧光PCR仪都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


达安基因披露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363.61%;净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长1817.41%;每股收益1.75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净利7.59亿元,同比增长3759.55%。


近十年达安基因在血站核酸血筛领域抓住了政策的机遇,拿到了一些血站的核酸血筛合作项目。同时在基因测序领域主要切入的是无创产前筛查。另外在新生儿筛查领域也有自己的仪器和试剂产品,如:DR6609/6609F检测仪。从达安基因的产品布局来看,主要是在分子诊断领域精耕细作,同时发展其他领域如免疫、病理等。最后想说,达安近十年在第三方检测领域布局了不少实验室,这也是知道为什么他们也会加入集约化领域。


12
凯普生物:第三方+HPV双轮渠道,疫情期业绩快速增长

2020年凯普母公司“香港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2003年成立“潮州凯普生物仪器有限公司”(公司前称),2004年成立“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2010年“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立,2017年完成创业板上市。


凯普是国内核酸分子诊断产品研发者和供应商,专注于分子诊断试剂、分子诊断配套仪器等核酸诊断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2016年,凯普“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及其基因芯片制备方法(ZL200710030723.6)”荣获第18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HPV检测自主创新的先进水平。


2020年10月23日,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同比增长77.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60.29%。


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你,凯普始终专注于分子诊断技术的自主研发,积极拓展核酸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断推动核酸分子诊断应用技术的改造升级。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流杂交技术平台汇集了PCR扩增技术、分子导流杂交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多项技术优势,在分子诊断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凯普集团在香港、全国各重点城市建立20家分子医学检验所,以“凯普医学检验,核酸诊断专家”的品牌形象将先进的分子诊断技术服务于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将公司业务向下游产业链扩展,实现“平台+试剂+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未来,在HPV领域,需要抵御其他厂家的激烈争夺。


13
金域医学:专注第三方,疫情迎来新突破

金域医学,这家企业成立于2006年,2017年9月完成上市,投资方之一为联想集团旗下的君联资本。可见其发展之快速。目前市国内ICL领域,金域是第三方医学检验的龙头企业之一,开展检测项目高达2500项,具有极高的用户覆盖率,全国人口覆盖率98%,每年检测项目超过4000万项,2018年直接服务两万多家各级医疗机构,超过90多万名医生,每年举办的重大会议和学术活动上千场。

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金域医学无疑赶上了第三方检验发展的红利期,从其业绩表现就可以看出金域在第三方领域的发展速度,2012年企业营收9.77亿、2013年13.56亿、2014年18.38亿、2015年23.89亿、2016年32.22亿、2017年37.92亿、2018年45.25亿,截至2019年三季度显示业绩为39.2亿。

金域医学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4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5亿元,同比增长230.65%
金域专注于第三方医学检验和病理诊断。目前可实现2600多个检验项目检测,已经建设37家中心实验室,服务22000家医疗机构,拥有36张国内外认可技术。在第三方医检市场,金域占比约为36%(2017,前瞻产业研究院)


14
迪安诊断:第三方+代理,疫情利润暴增

迪安诊断,这家企业成立于2001年,2011年在创业板完成上市,成为中国医学诊断外包服务行业第一股。相较于金域医学,迪安采取的是“服务+产品”一体化商业模式。2019年10月,原罗氏诊断中国区总经理黄柏兴先生加盟迪安诊断,出任总经理一职。关于迪安诊断的业务模式我们可以细讲一下,他们主要是代理业务和检验服务两大块齐头并进,主要代理罗氏和希森美康等进口产品。

从近十年的发展来看,迪安诊断的业务模式让其业绩在2015开始迅猛增长,如今已然成为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域巨头之一。2011年营收4.82亿、2012年营收7.06亿、2013年营收10.15亿、2014年营收13.35亿、2015年营收18.58亿、2016年营收38.24亿、2017年营收50.04亿、2018年营收69.67亿,截至2109年三季度营收62.3亿。
2020Q1-3营收74.72亿元(+20.33%),归母净利润8.99亿元(+155.69%),扣非净利润8.44亿元(+166.52%)。Q3单季度收入25.99亿(+35.36%),归母净利润3.98亿(+283.52%)。

迪安诊断的业务可以拆分为两部分来看,第一是诊断产品代理业务,第二是检验服务,也就是ICL收入。2018年代理产品销售收入约44.7亿,占总收入比64%,诊断服务收入约23.62亿,占比33.9%;2019年半年报显示,代理产品收入约26.21亿,占比65.6%;诊断服务收入约13.18亿,占比33%。迪安的业务主要还是以代理产品销售为主,诊断服务收入其次。

15
圣湘生物:疫情迎来天时、地利、人和

自2008年成立以来,圣湘生物已经形成核酸试剂为主业,覆盖仪器、第三方医学诊断业务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圣湘生物最有优势的领域是核酸试剂,圣湘生物在肝炎防控诊断试剂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在生殖道感染与遗传、呼吸道感染等其他领域也已具备较好的市场基础。圣湘生物产品在全国2,000 多家医疗机构使用,并且在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覆盖。


圣湘生物还在积极开拓分子诊断其他细分领域,向肿瘤早筛、肿瘤个体化用药、慢病管理、公共卫生、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服务等领域拓展。


在新冠防控中,圣湘生物凭借已建立的生产、营销及服务网络基础上,产品迅速供往湖北、湖南、北京、上海等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疫情防控一线。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圣湘生物都抢占了新冠核酸检测的先机。

------------------------------------------------------------------------------
​End

1700人QQ大群,欢迎加入
1号QQ群:140978441
2号QQ群:951835987

490人微信大群,欢迎加入
群主微信号:1678200596

IVD原料论坛:www.BBSivd.com

IVD原料世界--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1号QQ群:140978441|2号QQ群:951835987|Archiver|手机版|IVD原料论坛-抗体世界旗下的论坛

GMT+8, 2025-1-5 08:37 , Processed in 0.146177 second(s), 1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