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核磁、B超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但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X线检查 X线也被人们称为X光检查,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拍片子”,它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检查时就像给身体拍了一张平面影像的照片。 如果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但洗片后会呈现出白色。
适用情况 X光是观察骨骼简便的检查方式,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如果怀疑四肢、脊柱等部位出现急性外伤,伤到了骨骼,有突发急性疼痛或是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一般会优先选择X光。
缺 陷 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饰甚至过厚的软组织影响,一般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 过量的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能造成生物细胞受到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孕妇、备孕人群不建议做X光,以免影响胎儿。
CT检查 CT检查其实也是利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但要拍很多张,比X光更细致。它是一层一层的穿过人体检查的,且经过计算处理后,不仅干扰较少,也可以从多个平面观察组织结构,反映骨骼的立体形态。
适用情况 CT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X光的加强版,如果粗看X光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选择CT进一步细看。一般重要部位的CT检查,如:头颅、胸腹、脊柱、骨盆等优于常规X光检查。 CT对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气管狭窄等的诊断,肺癌的筛查等胸部疾病有较大的意义。 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如:颅内肿瘤、早期鼻咽癌的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等。
缺 陷 辐射大于X光,但目前有低剂量螺旋CT,其放射剂量是普通 CT的1/5,优势较为明显。 核磁共振(MR)检查 核磁共振(MR)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
适用情况 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都比CT要好;
核磁共振对病变组织的敏感度优于CT,尤其是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 核磁共振对脊柱、关节、肿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独到的优势。
缺 陷 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对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所以有时候骨科医生会要求两者都要检查。 要注意的是: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要先告知医生。 B超检查 B超,是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反射的回声即为B超画像。这就好比挑选西瓜时,边敲边听,体会里面的情况。
适用情况 B超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如:浅表肿块、血管、穿刺定位等。 B超无辐射,可以用于孕妇体检,也能发现一些骨折等骨骼问题,避免X光损伤。
缺 陷 B超的穿透力较弱,对含气性器官,如肺、肠等难以探测,病变较小或声阻抗差不大时,也很难在声像图上显示,如1cm左右的肿瘤组织也不易检出,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B超、CT、X线、核磁共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一般情况下,该怎么选择?
1、骨骼及四肢粗看X线片,细看CT。骨骼及四肢受伤最常用的检查是X光,但如果诊断不明,需要进一步观察,可用CT。 除此之外,关节软组织、骨肿瘤的检查可用核磁共振。 2、脊 柱脊柱包括了颈椎、腰椎、胸椎三大部分,除了骨骼问题,其他的都用核磁共振及CT。 脊柱部分的神经分布比较多,核磁共振相对来说对软组织的观察更为细致。
3、脑和脊髓粗看CT,细看核磁共振。脑部及脊髓的检查,如:中风、脊柱外伤等,最常用的是 CT 和核磁共振。
4、胸 部粗看X线光片,细看CT,可以检查出肺部钙化点、结节等。低剂量螺旋CT与传统CT相比而言,扫描时间更短,辐射更小,分辨率更高。 但核磁共振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
5、部腹、盆腔腹部及盆腔在初步诊断时,最常用的是B超,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器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但对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一般胃肠道多用胃肠镜检查。
6、心 脏常规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多选用B超,但不能看到心肌内部的变化或异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可用CT。
核磁共振也可用于心脏检查,如:用于确诊断心肌供血或心肌病变类型,更准确的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原因。
------------------------------------------------------------------------------ End
1700人QQ大群,欢迎加入 1号QQ群:140978441 2号QQ群:951835987
490人微信大群,欢迎加入 群主微信号:1678200596
IVD原料世界--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