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疫不同。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我在家中已经待了两周了,虽然小区就两栋楼,核酸都是阴性,但是身处大浦东,还是处于封控模式。
回想起去年清明,还没有Omicron,烈性的Delta被拦截在国界之外。国内保持着清零,重庆的CACLP展会也得以顺利开展。我还特意去宝太的展台转了下,瞻仰了下一年做到百亿营收的胶体金企业。
接着清明假期刚开始,就看到朋友圈刷屏的康华急需3000人的招工广告。
彼时,胶体金生产已经成建制,成规模,成集团军的方式。传闻宝太超八千人,热景超万人。每日的试剂盒产能动辄破千万。听起来就像是胶体金的神话,又像是最后的疯狂。
先是英国的全民自测,接着是德国,到了下半年,美国也加入了自测队伍。中国企业九安,艾康,东方基因拿到EUA,掀起来又一轮胶体金生产的狂欢。
由于九安并非传统的胶体金生产企业,之前经营的是防疫物资,属于跨界而来,结果第一家拿下EUA,其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美国政府的第一轮5亿试剂发放计划,被九安抢到3亿多,于是九安开启了胶体金史上最大规模和覆盖面的代工模式,特别是后端的外包。那一会的感觉是,牛鬼蛇神齐出动,八仙过海显神通。
再下去,又是澳洲的疫情爆发,突然间微信收到的消息都是咨询澳洲订单的。已经完成澳洲注册的几个厂家立即产能拉满。数钱数到手抽筋。
最后终于轮到东南亚了,于是更夸张,一众不是IVD行业的老板,纷纷加入了买大板装条发货东南亚的大军。把一个IVD试剂,硬生生做成了一个手工业消费品。
转了一圈之后,对待疫情防控已经有所松懈的大中华也终于被突破。香港,深圳,吉林,上海,相继爆破。魔都引以为傲的“精准防控”终于破防,从“只封控一个奶茶店”,到网格化筛查,到鸳鸯锅,再到昨天的全城同一天核酸。
期间国内连发24张新冠抗原自测证,后面应该还有更多。我们推文说1000w预算,拿下注册证,是一个概数,根据小伙伴们反馈,开头特批的一些,花费应该要少很多,但是以后从头再申请的,可能1000w也打不住。
回头去看这一整年,各家企业,轮番上阵,引领一时风骚。如果问谁更持久,那还得艾康与东方,波澜不惊,稳如泰山。
艾康的品牌认知度,在海外与雅培齐平;东方生物,深耕欧美,已有与艾康分庭抗礼之势。
时至今日,海外的疫情逐渐收尾,年底冬天能有多大的反弹还未可知,但是能想象,需求量不会超过去年。海外的高危人群,要么疫苗接上了,要么自然免疫了,要么已经见上帝了。
国内的抗原需求的确起来了,但是在清零的总方针下,需求量也还是有限。
面对着全球的需求回落,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厂家们势必刀戎相见。产能这么大,选择这么多,买方左右拱火,卖家只有割肉一条路。
股票到了高点,终要下跌。胶体金的荣光,也已经在新冠自测的行情中,到达了顶峰。接下来,如何回转,平稳着陆,也要考验各家的战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