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安徽对医疗器械的集采,出现了各种争论,在此也简单说一下医疗器械行业集采的个人想法。
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支付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药品的需求方是患者,医生代患者行使权利(医生选择开什么药品),医保直接买单。
所以对于药品而言,面对着两个点:既要照顾到医生医院的利益(即产品高价,能支付一定的推广费用),又要面对医保的支付价格(原来是通过独家中药、首仿药来维持高定价,现在是通过创新药)。
医疗耗材的需求方是患者,医生代患者行驶权利,医院对医疗耗材买单,同时医保固定支付给医院检测费用。医疗设备的需求方式医院,医院自己买单,财政支付。
器械和药品相比,少了一个直接面对的买单方。
医药企业需要在医保局制定的规则下玩耍,需要直面医保局;对于头部医药企业而言,主要重研发、研究满足临床的创新药、获得较高的医保支付价格;对于中小医药企业而言,陷入了研发找死、不研发等死的局面。
器械更加简单粗暴一些,买单方是单体医院,因此最核心的是和医院的关系、专家资源,另外产品不要求独家、但求质量还凑合、别让医院背锅、不要出现“设备绑人胳膊上和绑桌子腿上一个读数“的闹剧,不要运到医院设备散架。
我们以迈瑞的核心产品为例,在某智网上搜索:
呼吸机:国产器械524条,进口器械428条。 监护仪:国产器械1191条,进口器械304条。 彩色超声:国产器械207条,进口器械179条。
当然,这些关键词下未必都是这种产品,比如彩色超声搜索下实际有彩色超声影像系统、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全数字彩色超声波骨密度仪等等,而且一个企业可能有多个批号,但毫无疑问,这些产品都是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产品生产的。
如果按照药品集采的方式,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恐怕早就没活路了——基本没有独家产品,竞争格局比仿制药严峻的多。
但由于购买方不是医保,而是单体医院,所以,仿制药竞争格局的医疗器械,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价格,很滋润的满足各方的利益。
但是,如果开始搞集采,这个事的心理冲击力就会变得非常大,主要有这样几点:
1、之前骨科也好,心脏支架也罢,集采是有逻辑可寻的:无论骨关节还是心脏支架,都是医保直接买单的,医保直接支付了患者购买这个支架、骨关节的费用,这和药品是一样的,因此按照药品的规则、把支架和骨关节纳入集采是情理之中的。
但IVD的买单方不是医保,而是医院,医保只是支付诊断费用,并没有直接支付IVD产品。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延伸(连反Fu都搬出来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轮到医疗设备了?
2、现在是安徽省一个省份这样搞,大幅降价后,势必影响全国市场;但问题是,器械的格局甚至都不如仿制药(一般过评仿制药超过10家的都不多),器械同一产品家数动辄上百家,这种集采,一定会有企业大幅降价,最后波及全国市场;
尽管器械是医院采购,但当一个省份大幅降价后,其他省份医院仍然高价采购,相当于这家医院院长把“我Fu败了”贴在了脑门上;
3、各家质量参差不齐,厂商追求的是产品质量更好,以及医院关系。如果实行集采,那么质量优势显现不出来,医院关系价值归零,相当于整个体系的重新洗牌。想学习药品更是不可能,因为医疗器械领域是很难像医药一样出独家创新产品的。
4、医疗器械,无论是耗材还是设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院医生利益驱动的结果。很多检测其实类似于辅助用药,根本没有必要,但医生开这个检测、有费用拿,一管血多查几项,何乐而不为?
很多设备还能凑合用、但医院重新购置、加倍购置,又不是自己花钱,上上下下均被意思一下,为何不更新?一旦开始集采,没了经济利益,产品使用欲望可能会随之大幅降低。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会不会演变的这么坏,还需要看下一步政策怎么走。
综上,安徽省集采是个标志性事件。
医疗器械企业的前途在何方?其实迈瑞医疗已经指明了方向——出海。某种程度上,迈瑞医疗是和华为类似的企业,已经做到了成功出海、甚至这方面比华为更加成功。
但是,就像恒瑞需要时间、用创新药的增量消化仿制药的减量一样,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时间,需要技术的不断积累(迈瑞现在做不出MR,做不出CT)。
但是,现阶段,最起码,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一些策略来抵御政策风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