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病原体检测市场是分子诊断近期比较热门的细分领域,虽然这个市场被一众企业和资本看好,但在国家医保大控费的背景下,多重病原体检测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
医保控费的核心是对价格的掌控,美国用DRGS进行医保的精细化支付,同时使用GPO、PBM(药品福利管理)进行采购和价格审核的体系化制度,而日本在价格这一方面,则每2年进行一次修订医保支付价格。
我国新医改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时间,在医保控费方面,执政者和民众默契的达成了高度共识,人民喜闻乐见,管理者铁腕执法,这件事情的政治正确性,甚至超过了前些年的扫黄打非。
所以控费是必然的大趋势!
控费从哪里开始控?这个我们要看一下过去医疗系统的利益中心在哪里,药品和耗材是医院的绝对利益中心。而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DRGS体系,正在做的事就是形成一种收付费的闭环系统,而一旦这个闭环形成之后,药品和耗材就会转变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很多无意义的检验项目,没有必要的检查就会统统被砍掉。如果再配合医生福利待遇的提升,DRG的经济杠杆作用及其对医疗体制的整体改革调控作用将真正发挥出来。
多重病原核酸检测市场,如梦亦如泡影 这个产品从功能上临床医生很喜欢,因为可以按照某一类的症状一下子就把可以的病原体都检测出来,检验科医生也很喜欢,因为一次性相比较与分开来做,多重的方法肯定会节省不少的人力成本。但问题会出现在哪里呢?收费!
这也是多重病原体核酸检测与单个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最大的区别,以及致命的死穴,我在文章一开始为什么要去讲控费的大背景,就是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多重病原体核酸检测产品被产业界一直看好的高收费所带的利润空间,反而成为阻碍其推广的最大阻碍。
IVD产品的价值核心是什么? 是技术么?还是产品?应该是服务,技术并非不可战胜,这个服务是指对患者的检验服务,而不是对医院、对检验科,很多IVD从业者一直在研究检验科需要什么产品,临床需要什么产品,但一直没人研究患者需要什么产品。国家需要什么产品。
回到一开始的描述:在医保控费方面,执政者和民众默契的达成了高度共识!
所以只要能够准确的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技术是否先进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因为IVD的价值核心是服务。那我们再回去看多重病原体检测产品的价值,究竟是在满足谁的需求?很明显这种产品满足了代理商和检验科的需求,对于临床而言,鉴别诊断是要做,但是选择一次性单检开3个,开4个,还是直接一次开一个多联检,其实差别不大,反而单检组合更灵活一些。
前面讲过多联检产品,临床会喜欢,检验会喜欢,谁不喜欢呢?医务处或者医保办收费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在这些人眼里,你这就是产品组套收费,国家严厉禁止,所以这才是多重检测的拦路虎。
有谁能够回答:单检组合能做的检测,我为什么要使用多联检么?
多联检的市场在哪里! 很多人都以为多联检这种收费高的项目市场一定是在三级医院,其实还真不一定!越是三级医院我前面讲的控费控的越厉害,很多生化免疫类的套餐现在都在被逐渐打散,或者直接停掉,反而对于单检项目要显得更加宽容。
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国内二级以上的医院大多都有了PCR实验室,这个数字是多少呢?大概在8000-10000个之间,疫情之前,PCR实验室开展的项目要么是乙肝,要么是HPV,现在PCR实验室覆盖最广的项目是新冠,那多联检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呢?
就在这些新增的PCR实验室市场上,这些新增的PCR实验室除了新冠几乎不做别的项目,未来的2-3年IVD分子企业玩什么?就是给这些PCR实验室加项目!
而多重病原体检测项目就是属于这种利润空间大,一个项目多个选择,肯定会受到基层市场的喜爱,但面临控费的压力依旧会有,但对于没有呼吸道分子项目的医院来讲,在压力和动力之间,留给呼吸道多重病原体检测市场一个很大的喘息机会。
多联检的临床价值更重要 现在多联检的产品越来越多,但我们研究了一下,各家产品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后面打算给大家出几期的专辑文章解读一下各家产品。如果想让客户安把多联检的产品和单检的产品区别开来,那就得赋予多联检的产品更多的临床价值,而不能仅仅是常见病原体的组合而已,这种纯技术上的优化,价值不大。
什么叫有临床价值的产品组合?单检产品做不了的就是多联检的产品临床价值,比如说临床想开一个腺病毒核酸检测,但是发现竟然没有腺病毒单检的产品,只有一个联检的产品有腺病毒,那价值就出来了。再比如说,临床医生遇到某一相同症状的患者,但是极有可能是不同的病原体引起,但是仅仅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无法区分,多联检的价值就来了。所以多联检的产品一定要放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去推广。
我们国家的IVD市场还是有自己调性的,从国家政策导向去看检验市场,然后再去看检验产品,这样就能找到它的定位,如果从产品开始去看市场,那看到的都是蓝海市场,毕竟产品的差异性能看到的东西,远比研究政策来的轻松。
这里我要补充的一点是,从国家政策看时候不是看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而是要去看医疗政策文件,看看国家在算的经济账。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这个只是个工具,不能拿来构建商业蓝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