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4年的时候,在一家头部分子诊断企业工作,当时公司主要是做核酸提取仪和实时荧光PCR仪。那个时候疾控领域算是核酸提取仪的重点采购对象,因为疾控采购仪器主要是国家拨款,每年都有预算。同时,疾控每年都有传染病监测任务,大批量检测需要核酸提取仪提升检测自动化和工作效率。
那个时候,凯杰、赛沛、赛默飞等外企在疾控领域市场份额很高,国产品牌达安、之江、硕世、天隆等在疾控领域竞争也很激烈,医院终端市场大多还停留在手工提取时代,临床端市场教育在那个时候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说到核酸提取工作站,有两家公司是绕不开的,一家是瑞士Hamilton(哈美顿)公司,一家是瑞士帝肯公司。一个精通液动技术,一个精通气动技术。国内体外诊断领域做自动化,很多时候都绕不开这些先进的可OEM代工平台。
同样是在2014年前后,血站和血液中心是核酸提取工作站的风口,核酸血液筛查头部阵营正在激烈的厮杀,主要是罗氏、诺华、浩源、科华、达安、华益美,万泰是后面才出来的。因为国家有数十亿资金拨款下来给到各省,用于血液中心和血站开展核酸血筛业务。如今血站核酸检测市场格局已定。后来者,诸如圣湘、丽珠等要在这个战场撕开一个缺口,任重而道远。不过,下一个机会,输血科核酸血液筛查,最终格局如何,或许5年后我们看得到。
为什么要讲疾控核酸和血站核酸提取呢?
因为这两个领域是核酸提取更成熟的领域,都是公共卫生领域,事业单位,国家财政支持。所以疾控在核酸提取仪这块走在前面,血站在核酸提取工作站这块走在前面。当然,这些领域配置核酸提取自动化仪器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是在预防和筛查传染病,保障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值得!
2014年,很多县级人民医院都还没有PCR实验室,更别说核酸提取仪了。因为收费的原因,很多新开的基因扩增实验室大多都是用手工法。另外核酸提取自动化在检验科终端教育这块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都还没有转过弯来。
直到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发生,核酸提取仪、PCR仪终端医院市场像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前,一家分子诊断企业的大佬在采访中在回顾2020年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会如何的时候,说:核酸检测这个领域被提前催熟了5年,可是大家的思想却还停留在现在。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终端医院检验科会有这么多的核酸提取仪需求吗?再想想,为什么这个时候需要这么多核酸提取仪?因为疫情防控就是一场紧急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快速筛查比什么都重要。面对每天如此大的核酸提取样本量,只有在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快速实验提取自动化,才能应对现状。
所以,当一个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出现井喷的时候,核酸集采来了,新冠收费也直接降下来了,核酸提取仪也大面积配套了。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新冠疫情。
2021年,新冠疫情在国内进入收尾工作。新年开工之后,大面积的新冠核酸筛查也会慢慢减少,可是过去一年,终端医院似乎已经采购了未来五年才能完成采购完的核酸提取仪,光算捐赠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试想一下,当医院都配置了这么多核酸提取仪,正常来讲是标本量能跟得上才会大面积使用核酸提取仪,但是很多二级医院,标本量以后跟得上吗?
举个血站和疾控的例子,血站和疾控大量配置核酸提取仪,是因为本身就具有大批量核酸检测的属性。疾控每年要进行大量的传染病监测,血站每年要进行采血,然后进行乙肝、丙肝、艾滋携带者筛查。
而医院新冠疫情配置核酸提取仪,主要是基于临时用的,就好比临时安置房,灾难来了,总是需要临时安置一下,但是灾后重建却非一日之功!
所以,作为从业者,应该思考,如何将被提前催熟五年的市场,通过更专业的服务,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将现有的“过剩产能”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核酸检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为此,我们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快终端市场的学术教育,提升临床对核酸提取、PCR检测产品的诊断重要性意识,为后期核酸检测上量打下基础。
二、为终端存量市场的更新换代做准备,未来核酸检测将逐步进入高端特检市场,核酸提取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扩增产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三、加快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尤其是核心配件及原材料供给,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并提升产品性能,加快技术创新,保持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四、上量工作是未来核酸检测领域的重点工作,专业性人才储备,是未来需要积极配套的重点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