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朋友打算跟人在IVD行业创业,和星哥探讨未来的产品方向。星哥当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定要做“世界级的产品”,朋友也深以为然。
什么是世界级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产品价值得到公认,符合全球客户的需求,具备全球竞争力,能够行销全球的产品。
举几个例子,比如体外诊断行业常见的生化,血球,磁微粒化学发光等产品就符合世界级产品所处的范围,而国内很受欢迎的特定蛋白分析仪,主要市场就在国内,并不具备成为世界级产品的潜力。
从项目上看,糖化血红蛋白是一个全球公认的指标,检测量大;虽然CRP(C-反应蛋白)的国内市场也很可观,但是很难说是一个世界级的产品。
以上是从技术平台和检测项目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么也是徒劳。产品从一开始的研发设计阶段,就要想清楚面向的市场和客户,以终为始。如果定位高端市场,卖高价,那么你产品从技术创新性、外观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就要与之契合,前期的投入是蛮大的。如果定位中低端市场,走跟随战略,那么在成本控制上可能要下更多功夫。
为什么建议公司要做“世界级的产品”? 面向更大的市场
如果一个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容量是1,那么全球市场容量就是10,翻了10倍。同样的研发投入,做一个仅面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哪个思路更有效率,答案不言自明。
强迫提高产品价值
国内部分医疗产品更多是营销和关系利益驱动,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中药注射液。但是一个检验产品打算在全球销售,靠投机取巧是混不下去的,甭管多好的私人关系,产品拿过来,国外客户先是和金标准一一对比,对比结果ok我们再谈。有个朋友去中东某国拜访客户就遇到这种情况,客户带着他和机器直接去诊所对比测试,看到结果好才继续谈合作。
当然外销的产品也有比较挫的,问题是如果卖到海外出问题,售后成本比在国内要高很多,很多企业在出海的时候也会思虑再三。
认清产品定位
做一个产品,拿起榔头就干,大概率是会碰壁的。这里以迈瑞为例,迈瑞所有的产品线,都针对的全球中低等级的医院的需求,性价比非常高,在迈瑞的价格定位期间,很难和他竞争。比如说生化仪国内厂家不少,但是真正价格合适、故障率低的产品屈指可数。要么产品还行,但是价格不具备竞争力,要么价格很低,但是质量没法接受。
如何平衡定位、价格、质量,值得每一个厂家好好思量。
开拓员工视野
很多中小企业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觉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牛的不行,但是放在全球的产品对比中,你们的产品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值得好好思考。试着和全球一线到三线的厂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个国家的情况,能够开拓视野。
举个例子,朋友公司IVD产品在国内和发达国家销售的反馈不错,但是在南亚,非洲和东南亚等区域,经常有客户投诉仪器故障率高,仔细探究原因,发现由于该IVD仪器主要装机在基层医疗机构,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道路状况不太好,在机器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路板和螺丝钉松动的情况,影响机器的使用,后来朋友的公司在仪器的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提高仪器的耐用性,投诉也大大减少。
另外有些产品和项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登革热,在中国和欧美没啥市场,但是在南亚和非洲,每年都有针对这个检测的需求。对于院内感染和耐药菌的检测,国内医院刚开始重视,但是在欧美国家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引申出一个思路,做一个产品,可以针对某些大的区域的需求来布局,市场尚可,玩家不多,对于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有了这样全球化的视角,对于公司的产品立项和战略方向把握,是非常有利的。
分散风险
所谓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国内的两票制和集采等政策让人人心惶惶,如果你的产品像迈瑞一样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销售,海外营收占比50%,那么你的抗风险能力会大大提高。100多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不可能都在搞集采,东边不亮西边亮,公司的营收会比较稳健。过于依赖单一国家、地区、客户的贡献,稍有风吹草动,对公司就是很大的打击。
虽然目前中美脱钩是大势所趋,所谓的“内循环”理论大行其道,但是无数的历史已经证明,从来没有一个封闭保守的国家获得了长远的进步,企业和个人也是如此。
引用南北朝宋名将宗悫的一句话”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要做,就做世界级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