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IR医学仪器与试剂、IVD网
2023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徐英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瞿介明为通信作者的《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发布。
共识[2]就核酸即时检测(POCT)的应用场景、适宜检测人群、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及其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等做了推荐,提出“核酸即时检测主要适用于检测场地有限或需要快速筛查的发热门诊、急诊、ICU等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特定病原体检测”。
2020年,由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发表的《中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能力建设指导原则》[1],提出我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迫切需要加强分子生物学平台建设。建筑空间允许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微生物实验室内建立标准的PCR试验区,没有建筑空间的医疗机构可以优先选配“样本进、结果出”的自动化分子检测设备,以及针对特殊病原体检测的小型床旁即时(POCT)分子检测设备(如一体化多重PCR检测仪、微流控芯片检测仪)等[1]。
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行业标准[3]《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首次将分子POCT系统的性能验证纳入标准,并提出分子POCT系统在检验程序常规应用之前或任何严重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应在检验程序重新启用前对受影响的性能进行验证。
2022年,由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等发表的[4]《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POCT)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立足当前我国主要的感染性疾病谱,从病原体POCT应用场景、生物安全、人员资质、性能验证、质量控制、结果报告等全流程运行管理进行阐述。
POCT临床应用正当时 随着专家共识及指南的陆续出台,分子POCT发展逐渐走向正规化和标准化,以“样本进,结果出”为特点,实现“提取-扩增-检测”整合一体化的同时,还兼具操作简单、全密闭化、便携、快速等适用于多种场景。
从专家共识推荐的场景来看,POCT应用场景描述为急诊、发热门诊、儿科门急诊、检验科/第三方检验所、特定病区等[4]。
分子POCT具有可检测病原体数量灵活,检出限低,TAT时间快的特点,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免疫学POCT,检测设备一般较小,便于携带等[2]特点,受到广大检验人士及临床医生的欢迎。
多重PCR-鉴别症候群 近些年,症候群检测[5](syndromic approach testing)这种基于症候群的检测概念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特别是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能在一个样品中检测大量目标)和一体化检测(微流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诊断方式不同于以往对可能病原体进行检测的方式,而是从症候群,即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出发,涵盖相应症候群最相关的病原体的组合,进一步改变了需要依次进行一系列单独实验来检测不同病原体的模式,一份样品、一次检测就能对某种感染症状症候群做出基本的诊断。
多重PCR技术是症候群检测应用的基础,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中,多重PCR技术可以在单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多个靶基因的PCR扩增,从而完成对多种病原体的检测或进行分型。多重PCR技术十分适合针对一份样本,同时检测与某种特殊感染性综合症(如脓毒症,脑膜炎/脑炎以及尿道、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最常相关的一组病原体。
市场上专注于多重PCR技术应用的产品主要有赛沛的GeneXpert系统、梅里埃的Filmarray系统等,2023年5月26日,赛沛GeneXpert系统的10色荧光版本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
从开发症候群检测及应用的公司不断增加不难看出,一方面,随着多重PCR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病原体相关基因研究的深入,通过检测病原体核酸来进行病原体鉴定的技术,已经具有了成熟应用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使用症候群检测方式一次性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感染性疾病诊疗方式,已经得到了医疗服务供应商和临床检测市场的广泛认可。
症候群诊断的新进展和趋势
01
不断更新的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优的特异性 试剂性能的提升和检测菜单的拓展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的效率,为感染患者的诊疗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病原体报告。此外,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和一些潜伏性疾病的存在,也对试剂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跟紧感染性疾病发展的需求 感染性疾病的检测需要根据疾病相关的病原体发展不断改进,比如新发传染病的检测和对多重耐药菌的不断重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威胁不断提高,根据CHINET2023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我国CRE阳性比例逐年升高,其中以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为主,同时KPC以外耐药机制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临床医生对于KPC以外的耐药机制检测需求也在日益增加,目前赛沛Xpert® Cabra-R Assay试剂盒涵盖了KPC、NDM、VIM、IMP和OXA-48等耐药基因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10色荧光等为代表的多重PCR技术正在用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式解决临床需求,而这种新的检测方式也将带来诊疗方式和流程的改变;在症候群检测中,可以看到引起同一症状感染性疾病症候群的病原体,不论细菌、病毒,甚至是耐药基因也融合在一起检测,一方面是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诊疗满意度;另一方面对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能够更快得到更全面的病原体结果,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更多选择时间和空间,提供患者教育和更个性化的诊疗建议,症候群检测更能凸显了“检验人”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能力建设指导原则. 《中国医院》 2020年第8期18-22,共5页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20.08.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WS/T807-2022) [4]: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等.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质量管理要求专家共识[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11): 1021-1028. DOI: 10.3760/cma.j.cnl 14452-20210712-00428.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raining modules for the syndromic manage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M]. 2nd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