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濑体外诊断IVD
物理吸附 抗体吸附反应方法(示例)
1、材料 ◆聚苯乙烯胶乳粒子(10 wt%产品) ◆反应缓冲液;10 mM HEPES (pH 7.0) 50mM磷酸及硼酸、甘氨酸溶液亦可 pH6~8之间最适宜 ◆抗体;精制抗体 /PBS(尽量3mg/mL以上) ◆封闭液;1 wt% BSA /10 mM MES(pH 6.5) ◆试剂保存液;0.1wt%BSA、10 mM HEPES(pH 7.0)、3%蔗糖、0.09%NaN₃ etc.
2、抗体吸附反应示例 1)向微管中加入10%胶乳原液50μL,反应缓冲液950μL,并稀释至0.5wt%(5 mg/mL) 2)参考表格,适量添加抗体,用超声波装置分散,混合1小时(室温) 3)参考表格进行离心并去除上清 4)加入1mL封闭液,使用超声波装置再次进行分散后,去除离心上清(去除未吸附抗体) 5)加入1mL封闭液,使用超声波再次进行分散后,混合1小时(室温~50℃) 6)离心并去除上清 7)在试剂保存液中,进行分散,使其变为可发挥试剂性能的浓度
※变更调制量时,请适当调整最佳抗体量、离心时间。 粒子直径 | 100nm | 200nm | 300nm | 添加抗体量 (0.5wt%1mL) | 0.7mg | 0.4mg | 0.3mg | 离心条件 | 20,000G (15,000rpm) | 20,000G (15,000rpm) | 20,000G (15,000rpm) | 离心时间 | 1小时以上 | 约30分钟 | 约20分钟 |
※上述表格基于粒子表面积计算得出,数值为大概标准,请知悉。
物理微球与化学微球的性质: 物理微球较化学微球灵敏度高,但操作难度较大
物理 因微球本身具有疏水性,疏水性的各粒子形成了易于结合的环境。 抗原抗体反应 + 粒子自身持有的凝集倾向 = 高敏感度
化学 功能基与水融合,粒子本身的凝集力降低。 凝集反应仅有抗原抗体反应的作用=常规敏感度
对于偶联的操作性和分散稳定性, 化学方式容易些。
物理微球与化学微球的区别(假设/形象图)
FC部分因具有疏水性, 易吸附于Lx?
化学粒子~COOH基量与试剂性能~
聚苯乙烯粒子与大量的酸共聚合时,理论上,按照COOH基量的比例,抗体进行化学结合。
*变得更易溶于水,粒子凝集力下降 *聚苯乙烯高折射率的的性质丧失(配比率的数倍) 不利于试剂性能的提高
微球总结
微球 种类 | 微球 直径 | 功能基 种类 | 抗体结合方式 | 用量 | 物理吸附用 粒子 | 50-400nm | 磺酰基、 羟基 | 物理吸附(静电、疏水性的结合) | 500 mL~ | 化学结合用 粒子 | 100-400nm | 羧基 | 共价键 | 500 mL~ |
如通过样品评价,可确认试剂性能,则可以对最终粒子直径进行微调。
藤仓化成胶乳微球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