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新冠疫情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巨大,诸如医用防护产品、消毒产品、核酸、疫苗及新冠药物等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相关企业在这三年中对产能进行扩增,并加大力度投入产品的研发工作。
不过,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随着近期国家防疫政策的优化,除新冠药物外,我国对相关产品及服务需求相对减少,新冠药物在近期这波感染高峰过后,其需求量也将逐步回落。
资本方面,公开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2022年资本趋于冷静,融资事件数和融资总额同比均有所下降。不过,随着国家在2022年底持续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出入境管理条件。2023年,我国经济或将迎来一个快速恢复发展的阶段,行业将逐步走出寒冬,而哪些将是潜力赛道?
防疫产品需求将会逐步减少并维持相当水平
近期以来,随着多地调整防控政策,不少防疫产品出现了“囤药潮”、“抢购潮”,继抗原检测试剂、N95口罩、连花清瘟以及布洛芬后,血氧仪也成为紧俏防疫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平台出现断货。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1月6日发布通知,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扩产保供工作,近日,国家药监局通过快速审评通道,批准布洛芬片、布洛芬颗粒、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II)、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在内,共5个品种的增产扩能相关补充申请。其中,布洛芬产能每日可增加1400万片(袋)。
随着产能扩大,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布洛芬等退烧药已经恢复24小时内发货状态;抗原检测试剂盒供应也已经恢复,折算后每份售价回落至4元至5元。
“感染高峰后全国对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需求将逐步降低,且市场上获批抗原检测试剂盒较多,其新冠检测试剂盒这部分产品收入可能会有所下降。”毛化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
“未来,新冠疫情得到控制稳定以后,市场对防疫产品、核酸、疫苗等产品的需求会逐步减少,直至需求量与其它感染性疾病例如甲、乙流维持相当的水平。不过,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的传染病预防意识的增强和近年来全球各类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核酸检测、疫苗等仍是重要的检测和预防传染病手段,市场的需求会持续存在。”毛化说。
正在就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mRNA新冠候选疫苗EVER-COVID19-M1进行研发的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新冠疫苗未来不仅仅是大流行期间的需求,而且是未来一个常态化的需求,就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都要打,未来我们认为市场对比较好的新冠疫苗的需求是一个长期的需求。
2023年医疗行业或走出寒冬
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从143亿美元增加至335亿美元,CAGR达23.7%,占全球医药研发投入比重提升至15.0%,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支撑着中国生物药的迭代创新,另一方面,抗体药物、疫苗、重组蛋白质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生物药技术不断发展,持续丰富行业的发展动力。未来随着生物医药适应症的增加,其将向医药其他细分领域不断渗透,预计2026年生物医药占中国医药市场的比重可达36.7%。
持续投入的研发资金为生物药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涉及领域持续增加。数据显示,预计2022-2026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的CAGR为15.8%,2026年该规模有望达到8075亿人民币。
投融资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生物医药一级市场投融资市场经过2016年“互联网医疗”热潮后再次迎来可观增长。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2020年生物医药市场融资总额达到883.8亿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达到107.6%,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1113.6亿人民币;而2021年融资事件数达到522起,较2020年增长53.1%。
不过,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2022年资本趋于冷静,融资事件数和融资总额同比均有所下降。
毛化指出,在刚过去的2022年中,全国多个城市采取了封控、静默等疫情防控措施,城市静止、工厂停工、出入境困难,这对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不便,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存在“寒冬”阶段。
“但随着国家在2022年底持续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出入境管理条件,这对于所有行业来说都是利好政策。2023年,行业发展和交流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小,我国经济将迎来一个快速恢复发展的阶段,行业将逐步走出寒冬。”毛化说。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国开始实施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后,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毛化表示,新冠病毒将为“乙类乙管”标志着国家在制度程序上认为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低,不需要再严格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我国将逐步恢复到新冠前的正常经济生活状态。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未来我国对于新冠病毒的重点工作将从疫情防控转变为疾病救治,新冠抗原检测、防疫物品在现阶段仍有较大的需求。”毛化说。
新冠疫苗推动审评审批制度完善,后期或成潜力赛道
毛化预计,未来,疫苗将是一个重要且有潜力的赛道。首先,依托于近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民众对于疫苗的认知有了巨大提升,面对感染性疾病,民众对于疫苗接种的接受度较高。其次,近年来新冠疫苗推动了我国疫苗审评审批制度的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系建设也持续提升。
近年来在肺炎疫苗、HPV疫苗、带状疱疹等领域均出现了一些数十亿美元级别的“重磅炸弹级”创新疫苗,尤其是HPV疫苗在国内一上市就出现“一针难求”的盛况。国内疫苗厂家也在加紧推进相关研发工作,抓住疫苗行业高增长行情。
以HPV疫苗为例,去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查中心(CDE)发布《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CDE表示,HPV疫苗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昂,为指导疫苗企业规范研发,加快相关产品的上市,才起草了这份征求意见稿。
公开资料显示,多家国内企业正在进行HPV疫苗的研发。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内厂商对于自主研发HPV疫苗的研发进度,未来国内企业有望更快打破默沙东独占国内九价HPV疫苗市场的格局。
此外,毛化也指出,后疫情时代,对于新型的细胞与基因疗法的关注度会上升,其技术和制备工艺与传统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药物有显著差异,对一些复杂难治性疾病具有独特治疗优势,国家政策和资本热度都在推动其快速发展,期待更多好的技术和产品到市场中来。
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推动医疗产业与前沿技术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亦提出,将持续推动医疗产业与大数据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辅助诊断、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作为中国医疗行业里较早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布局数字化生态建设。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数字化与商业创新部、商业战略与卓越运营部负责人朱理琍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数智化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医疗”已成大势所趋。
毛化表示,“目前,数字化转型是药企转型的一大风向。数字经济这个话题已经提了很多年了,药企进行数字化转型,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储存方便、传输实时、分析高效等特点,对于企业数据资料的管理分析、成本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均可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此外,毛化也表示,新兴的医药电商也是依托于数字化,而医药电商业务的开展可以为药企打开更大的市场,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教育和目标人群精准推广,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所以药企应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高效运用数字化工具,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