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经历过三个月的封闭,一直都想写点啥,虽然现在上海疫情已经趋于平稳,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的"创伤后遗症",一直都是存在,趁着夜深人静,思绪满天飞,聊聊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做的更好。
新冠给我们IVD带来了什么?
毫无疑问的回答是:新冠让大众认识了IVD,卖菜阿姨都知道新冠检测,都知道新冠很赚钱,各个社区抢标本。这是对于大众的认知,对于我们IVD的从业者呢,IVD带来了什么: 机遇和财富,还有无尽的"后遗症"; 圣湘,九安,东方生物,万孚,英诺特等等,不管是已经上市,还是因为疫情上市的企业,这些公司的老板一定实现了财富自由; 所谓大疫不过三年,新冠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疫情,现在俨然成为人们饭桌上饭后的谈资,下至小学生,上至90岁老翁,都能给出聊出新冠的道道来。
后遗症又是什么?
高昂的医保支出费用;资源的占用,精力的耗尽,新冠狂欢后的一地鸡毛,对于大众而言,似乎三天不做核酸,就如同没穿内裤一样,核酸已经成为了出门必备的通行证;对于行业而言,似乎不懂点分子的东西,就无法和大咖对话,瞎扯淡也要带点分子的内容; 对于医疗工作者,不去支援下,不去抗疫,似乎升职和我遥遥无期,抗疫归来,才有资格去向上争取(没有贬低工作者的意思,相反很尊重,只是对于这种病态行为的一种否定),难道只有核酸检测和抗疫才是工作。 当全国的焦点都在一个领域的时候,势必会导致其他的领域被忽视,资源分配,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相对于就会弱,当然,越是全民关注,越是会透明化,正规化。
新冠,让公卫防疫体系提上了高度,一个大上海,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上海医疗系统的挤兑,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基本医疗系统出于瘫痪地步,我们还是在抗疫三年的基础上,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了; 武汉这座英雄城以很多人的牺牲,给我们换来的经验,在疫情大爆发之下,显得很无力,可想我国的公卫防疫体系的脆弱。
我们相信,新冠一定不是最后一个传染病,也不是传播性最强的,未来也一定会出现更厉害的传染病,三年的疫情折腾,教会我们国家要做好应对传染病的措施,提高公卫防疫体系的能力,及时掐断传播源; 于行业而言,及时跟进开发,谁先拿“通行证”上船,谁才能赚钱,后面就来的都是韭菜; 于IVD从业者而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哪个细分领域会火,哪个公司会有潜力); 于大众而言,发现戴好口罩,不仅可以预防新冠,几年下来,感冒发烧也少了,也加强了居民卫生意识。
中国新发传染病汇总
1997年 H5N1禽流感(生物危害 III级) 2002年 SARS 生物危害(III级) 2009年 HIN1 禽流感 (生物危害 III级) SFTS 生物危害(II级)
2012年 MERS 生物危害 (III级) 2013年 H7N9 禽流感 生物危害(III级) 2014年 登革热 生物危害(II级) 2015年 寨卡热 生物危害(II级) 2019年 COVID-19 生物危害(III级) 2022年 猴痘 生物危害(---)
纵观我国国内的传染病综述,21世纪之初,传染病的传播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近期几年,基本每年都会有新发传染病的输入,而且病原微生物很复杂,主要有病毒,细菌,衣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尤其是病毒类传染病,对于公卫防疫的挑战极大,不仅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速度快,而且变异性极强,这三年是新冠,后面几年是什么,如果一个致病性加传播性都很强的病毒,那么对于我国的防疫系统而言,我们真的做好了吗?
回看这几年的传染病报告人数,一些有意思的数字,2016-2018年,传染病的人数是逐年增加的,2019年因为新冠的原因,人数大幅下降,2020年,应该是全民健康意识最高的时候,也是全民抗疫的时候,传染病人数相较于2018年下降了很多,2021年又有抬头的趋势,2022年,应该数字又增长上来了,因为我们松懈了,现在全国各地零星都有爆发;虽然我们的传染病人数都有下降,但是死亡的人数下降的并不明显。
按照传染病的数据汇总,手足口,流感,感染性腹泻,乙肝和肺结核是前五位传染病占据总报告人数的80%。
传染病这个领域应该是持续看好,因为病毒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了疫苗的研发速度,当然,传染病是通过人传播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生意,通过新冠,也可管中窥豹。
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疲惫,15分钟核酸采样圈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我们也不得而知,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什么热门就会推送什么内容,但是人是有记忆的,百闻真的不如体验一番。
我们把现在的时代称之为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常态化,核酸检测常态化,戴口罩常态化;我们经历过武汉一疫,上海一战后,我们的公卫系统是否最好了足够应对的准备,未来如果真的有一场硬仗,我们的疫苗团队,检验团队,抗疫团队,是否可以扛起大旗;很多人会说,你是在传播焦虑,疫情没有这么可怕,没有想经历武汉人民经历的那种未知恐惧,也没有人想被“囚禁”三个月,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们能做啥,又怎么样才能做好?
国家的大政策我们不予讨论,对于行业而言,紧跟上层政策,大方向不能错,一切偏离"主题"的策略,都是耍流氓。
国产替代的东风,能不能借到,各家各看本事;集采的大船,要不要上票,各家自我权衡!对于企业而言,东风可借,能不能起飞,看产品,看产品,看产品,一切脱离了产品质量的营销,都是扯淡!有人反驳,现在都在打价格战,价格低,才是王道,试问从长远发展,哪个产品或者行业是以低价维持长久的,临床或者患者投诉,就是对你产品的挑战,价格再有优势,医院也不会拿自己的名声来交换!
所以,后疫情时代,IVD只会更卷,不管是花卷,还是瑞士卷,企业的本质,还是卖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个人从业者,后疫情时代,做好被优化的准备,集采来的很快,就像龙卷风,优化你的时候,时代不会给你打招呼。以前的药品,就是现在的IVD,IVD也会重复之前药品和高值耗材的老路,两票制和集采,多少药代流入IVD人才市场,那如果IVD集采了,这些人又去哪个新兴市场呢!
后疫情时代,没有人能预料未来的发展,新冠病毒是否会变异成更严重,还是流感化,我们也不清楚行业的走向,我们也不能完全把控,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能力建设,唯有让自己无坚不摧,才能让自己独善其身,不被大浪淘沙!
这个社会没有万能公式,机遇也是挑战,谁能抓住这样的机会,风口上,猪都会飞;风停时,凤凰都难起飞! 来源:老刘话IV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