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句话,就是拉高了整个行业的阈值。 新冠之后,IVD行业很难有好故事讲了。 后面再好的产品也没有比批下核酸NMPA、美国FDAeua、出口国自测抗原抗体准入那么激动人心了,也很难达到那样的疯狂的市场效果,一个单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销售额,没有什么产品能比得上了。
疫情期间,只要是和新冠有关的不错的标的,都能够拿到融资,还有的顺势完成敲钟上市一路顺风,一切皆有新冠加持。我记得2019年之前,很多企业都快活不下去了。
再看股票市场,新冠企业个个都迎来了上市以来的市值巅峰,不少股东高位套现,一帮韭菜从此被套牢,最近整个行业估值回调,不少公司市值已经被腰斩了。行业一哥灰飞湮灭2300多亿市值,两次10亿回购,都不一定能拉回市场的信心。
新冠卖掉的产品,好多年也消化不掉 核酸检测在国内真的是太方便了,背后是无数的检测实验室和检测人员在支撑。现在落地到了县乡的分子实验室以及配套的这么多的设备,估计比以前分子诊断行业10年投入的硬件都多,以后估计没人再买PCR相关的设备了,因为多的仓库都放不下了。
但是其他产品会像核酸试剂一样好卖吗,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到处都开展核酸,那是政府行政命令加持,如果不是强制,谁会义无反顾冒着风雪24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实验人员做核酸都做吐了,很多人参加全员核酸嗓子都起茧了。以后没了新冠,大家还有这么大的信念去推动分子诊断吗?还是让医务人员们都歇一歇吧。
新冠打乱了不少IVD企业的战略节奏 很多企业研发新冠试剂盒压根就不是为了参与抗疫,纯粹是看到别人赚到钱了想分一杯羹,所以也别扯什么社会责任。这些企业以前都没有胶体金、分子诊断的产品线,疫情期间临时拉起一支队伍就开干,还把生产线也占上了,其他产品也要让位,一个没有积累也没有战略规划的产品线硬上,不知道没了新冠以后队伍要不要解散。
有一些IVD企业由于产品业态确实和新冠产品差得远,也没有参与相关试剂研发。纷纷也被投资者“网暴”了,这么好的业务,你们怎么不参加?结果就是导致管理层离职,公司战略进退维谷,公司员工士气不振。
鞭打快牛,销售队伍压力倍增 销售承压,只要干得好,就往死里干。去年的目标完成了,今年再加30%。最近也有很多销售不堪业绩压力,没完成2021年目标,要么被边缘化,要么被离职了。资本是个双刃剑,有时候雪中送炭,有时候杀人无形。企业不能持续增长,就会被无情抛弃,而新冠又是个过山车,每家企业都会走到最高点再重重跌下来的。销售团队就是一根稻草,迟早要崩,新冠招聘了那么多人跑市场,算算成本,这两年该消减了。因为业绩好能掩盖企业一切问题,一旦增速下降,那就先降成本,第一个就是砍人员。
而卖过新冠的人,吃过甜头。再去卖常规产品,就会觉的力不从心,订单小还事儿多。想当年卖新冠,客户都是求着买,还没发货款就到了。心态的落差,很让很多销售心生倦怠。
新冠拉高了用人成本,价值虚高 很多人应该有清晰的感受,一旦拿过5万的月薪,绝对回不去过4万的日子了,结果就是不断跳槽。新冠催生了胶体金、分子诊断方面的各路人才,紧缺的市场,催生了高价挖人,从业者的薪资水平水涨船高,叫兽也曾吐槽过,一个都没做出过产品的分子研发人员,张口就要2万。一旦涨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因此现在企业招人贵。不过现在因为新冠而赚到钱的企业很多,还没时间算这个账,一旦未来增长放缓,这些全都是不稳定因素。
新冠本质上是一场全社会的浩劫,没有谁能够从中获益,不仅仅是IVD行业,整个社会都透支了。我上一篇文章也说了,新冠检测带来的红利,并不是企业产品多么厉害,而是中国强有力的抗疫政策保证了社会有序运行,供应链完善,才能够顺利出口。假如到处都是疫情,哪有人生产,哪有海关可以让你出口。所以,还是要衷心的感谢国家,有条件的话多参与共同富裕。
那么疫情之后,IVD企业又该如何发展呢。我觉得经过了新冠之战,很多企业的境界和层次应该都上升了不少。未来还是应该坚持主航道,做最擅长的事情,打磨好产品势不可挡。而市场思路也得以打开,创新产品也会不少。比如,抗原自测让家用市场打开,海外市场的准入经验复制。总的来说,市场空间更大了,产品需求更丰富了,而前几年内卷的格局会进一步被打破,中国IVD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