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以上的标题,估计会有很多人说标题党,这其实是小编身边候选人的真实案例,并且这样的案例还不少,在恭喜他们的同时,也确实能看到他们明确的职场目标,也是有勇气,特别是面对未知,敢于走出去。
人选是在中部地区一家公司做生产总监,已经在公司十年了,当地并没有很多合适的企业机会,年薪在30-40万,在三线城市这个薪资还是可以的,在当地已经定居,孩子也在上学。
但由于企业进入成熟期,他每年的工作内容差不多,一年的经验可以当作十年来用了,如果不跳槽,在企业一直待着也行。
跳槽吧,需要很大风险第一,在熟悉的环境工作这么长时间,新的环境能否适应和融入;
第二,出去可以拿到高薪工作,但同时代表着高期望,自己能否接受那样的挑战;
第三,家人是否支持;
第四,跳槽出去成本高。(是不是所有异地跳槽的,都遇到同样问题)
我们找到他,推荐了深圳的机会,一家集团公司生产总监的岗位,负责新建深圳,苏州,武汉等工厂和运营整合公司收购的企业工厂,这个机会是蛮有挑战。
人选最终跟家人商量,接受offer,年薪80万+股票+住宿+回家探亲机票等,如今工作已经有三年,中间确实有很多辛酸(甚至离职想法),最终保证新建工厂顺利投产,收购工厂成功整合,保证了集团公司战略落地。
现在找他的人很多了,大概年薪150-200万左右,选择也很多。
优秀的人选有很多,但到关键选择的时候,很多时候是退缩的,前面那样的工作内容挑战,有的职场人是兴奋,有的职场人是悲观,觉得“一地鸡毛”,其实也就是用了三年时间,曾经在一家公司还是平级,现在已经高不可攀。
也有人选,同样是很好的机会,最终没有入职,人选也是某上市公司做研发副主任,年薪25万左右,已经在企业内部工作8年,因为他们公司是做某个领域的头部企业,所以市场上对于他们公司的人选都很感兴趣。
小猎找到他,最终成功面试上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研发总监岗位,固定年薪翻倍+项目奖金+股票激励+买房计划等。
在谈判的过程,人选最大的顾虑是能否胜任岗位和工作内容,因为他们是头部企业,工艺已经很完善,工作内容很细化,而他只负责研发中的某个部分,突然担任研发总监,全盘管理整个团队还是有很大挑战的。
我们谈判3-4次,又安排企业高管谈判2-3次,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提供哪些资源等,最终才选择接受,在交接的过程中,因为家庭原因,又被迫留在原单位。
同样的机会,有另外人选接受了offer,并且让家人孩子都过去了,目前职场身价100万+。
小猎一直觉得不要看职场有很多机会,其实能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在招聘过程中发现,钱多事少离家近是不太可能的,你会发现当你做到一定级别需要更进一步晋升的时候,合适你的机会基本都在外地。
有的人选选择抓住机会,但也有的人选会放弃。
我记得有个好朋友经常会跟我分享,当年多少企业找他过去,他没有去,老板承诺给原始股权,现在已经上市,翻了几十倍。
只要能抓住机遇,三年左右,曾经你们是平级的同事,有可能现在是你领导的领导。
为什么小猎也说25-35岁这个时间段,真的是宣传焦虑吗?
其实不是,这十年是黄金期,是学习提升的最好时机,也说精力最大值,可以去挑战很多职责,并且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一般企业都可以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如果是高管,还能上园区比较不错的学校,上面有个案例,人选就是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已经没有机会再选择异地工作。
这十年如果基础打好了,基本财务实现自由,事业有成就感,时间自由选择,未来可以选择机会更多,人生很快走上高峰期。
我们该怎么样走好这职场黄金十年呢?
个人能力,你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处于什么水平?所有正确的职业规划都是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的,你想想你在一家公司,去面试另外一家公司,如果都是同梯队的公司,你没有面试成功,你该怎么想这个问题。
如果面试成功了,但薪酬和职位没有明显的提升,你又该怎么样想这个问题。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核心研发或者高管,但你们公司产品在市场反馈一般,谁的责任?
小编发现关键机会选择的影响,可能就2-3次机会以后,本来就是平起平坐的职场人,后面差距很大。
因为你选择了一个机会,就拥有了机会后面的资源,比如同样是副经理,有个研发总监的岗位给你,你选择了,那么一家公司研发总监的所有资源你都享受,说的再现实点,出去参加展会,你的位置都比别人靠前。
如果没有选择的,你得确保自己企业内部的晋升空间是畅通的,自己的工作内容是不断有挑战的,自己也愿意去挑战“尖刀”项目的。
请大家在年底好好盘点下自己,就一条原则,如果你觉得现在过的很舒服,那么危机可能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