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公司里面,要搞创新,需要大量人才,但是这些技术人才非常稀缺,尤其涉及到材料、AI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牛人。
比如材料学科,本身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可以去陶氏化学、3M、杜邦、霍尼韦尔等这些巨头的化工原料公司应聘,也可以去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电池制造,甚至华为、小米、京东方这样的制造公司,去开发电路板,去研究面板涂层,这些公司相对于医疗器械公司的研发部,都是体量要大得多得多的。卷爸了解的情况是,刚毕业的硕士生,开出的招聘条件还是差得挺大的。
医疗器械公司,国内这几年开始也注意到卡脖子问题了,所以强调国产替代,自主研发。更早时期,国内大的医械巨头,像迈瑞,都是从中低端产品监护仪开始起步,先仿制,走的几乎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高端基本拱手让给外企,实际也做不了,技术就是不过关。北上广的三甲医院设备科科长,以前对外宣传,最得意的就是我院GPS(GE/Phillips/Siemens)的产品比例是多少,甚至连一些基本的耗材都非国外品牌莫属。因为这才能体现出医院财大气粗、实力雄厚,体现出医院高大上的档次。 这几年,医院开始收敛了许多。集采、国产替代,也是政策导向。另外,医疗器械公司自己也开始重视研发,往高端走,突破瓶颈。但是相对于老牌的化工企业,相对于新兴的智能制造企业,医疗器械公司的研发部门还是弱势。人往高处走,这个高处当然包括薪酬高、待遇好。 这几年交叉医学的突飞猛进,对医疗器械发展的冲击是非常大的。3D打印、生物材料、医疗软件、可穿戴设备、手术机器人、AI智能医疗、沃森影像识别,微创介入手术的各类耗材和仪器,胶囊内镜,等等,这些都需要各行业的人才切入到医疗这个领域来创新协同发展。 不然搞不起来。不然又是拱手让人。 有些IVD企业疫情期间挣到了大钱,这是真金白银。还有很多创新技术企业通过融资上市,也有了资本。这时候就给得起高工资来挖人了。 但是牛人并不多,为什么?因为你在其他领域牛,不一定懂医学,还得有个重新学习适应的过程,还得跟临床医生多交流,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产品的高性能,而不是闭门造车。 这点卷爸深有体会。卷爸上次接触过一个创业公司,他们的设备,仅仅是操作界面就更新过近10版,因为要和科室的医生、护士常年的操作习惯贴近,不然没人愿意用你的。 所以那种既懂又懂的人才,便成了各大医械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但是,重点来了。 研发技术人员流动,本来是常见现象。如何规避“人带着技术,但职务发明归原单位的问题?”大家有可行的落地措施,或知道实务中如何操作吗? 卷爸碰到一位律师,他告诉卷爸,员工离开原单位一年内作出的、与原单位本职工作或者分配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是原单位的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专利权是属于原单位的。 这是个现实中棘手的问题,也回避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