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疾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相信大家身边很多人,包括自己都有过胃痛、胃酸、反胃的经历,极其影响工作和生活,让人身心俱疲。
在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口结构老化,此趋势将更加明显。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医院消化系统疾病就医出院人数达902.14万人,消化系统疾病就诊需求呈上升态势。同时,因胃肠道疾病高复发率的特征,大部分患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需动态监测胃肠道状况。
胃病检查可采用胃镜技术进行“窥探”,但是做胃镜耗时长、过程不适,给患者增添了压力。胃功能三项被称为胃部的“血清学活检”,抽血即可探查胃部病变,并协助评估其损伤程度,方便快捷,因此这三项也是《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中胃癌体检流程路径推荐的检测项目。接下来了解下胃功能三项吧。
胃功能三项简介
胃蛋白酶原(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根据其生化和免疫化学特性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 胃蛋白酶原I 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胃蛋白酶原II 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的分泌及胃黏膜状态和功能情况,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胃泌素(G-17)是一种主要由胃窦、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有重要作用。 G-17仅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因此G-17是反应胃黏膜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胃泌素17偏高,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导致出现胃肠道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
胃镜结合胃粘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检查有侵入性,不适用于普查和筛查。而胃功能三项无创检测实现胃粘膜“血清学”活检,对于胃健康状况作出进一步判断,可将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它是一种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非介入性、便于动态检测的检查方法作为胃癌筛查手段。
临床应用及解读
临床应用 | 内容 | 早期初筛 | 高风险人群的胃部健康筛查;
胃癌筛查。 | 辅助诊断, 监测 | 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动态监测胃粘膜,辅助判断胃粘膜萎缩程度; 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治愈情况; 辅助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的疗效。 | 预后 | 辅助判断消化性溃疡、胃癌术后复发情况。 |
解读 1 | PG: PG I ≤ 70ng/mL 且 PG I/PG II ≤ 3: 胃粘膜细胞萎缩,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
可能原因:以萎缩性胃炎居多,特别注意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等的高风险因素。 PG I ≤ 70ng/mL 且 PG I/PG II > 3: 胃蛋白酶分泌较少,建议定期复查。
可能原因:以胃酸分泌少居多,有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等的高风险。 PG I > 240ng/mL 或 PG II > 20ng/mL: 胃粘膜有破损,建议做胃镜进一步检查或禁酒、两周后复查。
可能原因:PG II较稳定,但胃粘膜受攻击或受破坏时活动期的PGI会明显增加。HP感染、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均可致血清PG I、PG II增高。胃溃疡复发PG II增高明显,十二指肠溃疡复发PG I、PG II增高明显。
| 2 | G-17: G-17≤1pmol/L:提示重度的胃窦粘膜萎缩风险或高酸; G-17≥15pmol/L:提示胃体粘膜萎缩或胃窦增生的风险(需排除PPI等药物影响); G-17在7~15pmol/L:提示非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 17 检测影响因素: ① 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 G-17,预防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② 服用 PPI类药物后,G-17 水平通常显著升高,若 G-17 升高不明显,则存在胃窦萎缩风险。 |
_ |
_ |
指南/共识 正是因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作用,被众多共识等文献所推荐进行胃部疾病的检测,内容如下。 指南/共识 | 内容 | 2008年《亚太胃癌预防共识意见》第16条 | 低血清PG I 水平和低 PG I / PG II 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 2014年,国内首部体检 行业“准规范”——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 建议有胃溃疡、胃息肉
病史及腹疼、腹泻、 消瘦、柏油便的群体可进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用于胃癌风险筛查。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 意见(2014年)长沙》 | 联合检测血清G-17、 PG I、PG I/PGII比值及HPylori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 | 血清胃蛋白酶原PGI、
PGII以及胃泌素-17的 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其程度。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 指南》(2017年) | 胃功能三项检查结合
内镜精查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率。 | 2018年国家卫健委 《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 诊疗规范的通知》 | 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作为胃癌筛查的依据。 |
PG I / PG II 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
| 2014年,国内首部体检 行业“准规范”——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 | 建议有胃溃疡、胃息肉
病史及腹疼、腹泻、 消瘦、柏油便的群体可进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用于胃癌风险筛查。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 意见(2014年)长沙》 | 联合检测血清G-17、 PG I、PG I/PGII比值及HPylori抗体,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度的准确性。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 | 血清胃蛋白酶原PGI、
PGII以及胃泌素-17的 检测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及其程度。 |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 指南》(2017年) | 胃功能三项检查结合
内镜精查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率。 | 2018年国家卫健委 《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 诊疗规范的通知》 | 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作为胃癌筛查的依据。 |
科室应用及检测人群
应用科室 | 检测人群 (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意一条者, 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
消化内科 体检科 体检中心 内镜中心 ......
|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H.Pylori感染者; 4、既往患有胃癌前疾病的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