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医药公司378家,IVD上市公司37家,占了十分之一。 做股票,读年报和招股书是基本功。
这个IVD企业年报系列,一来是我本职工作的要求,二来供大家一乐(这些外行竟然这么看IVD!!!)。有三点提前交代下,涉及数据均来自于以下三个维度:
01 年报口径
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是基于会计准则核算获得。薪酬数据,大概包含税前薪酬、五险一金公司支付部分、节日福利、奖金、股权激励等。其数额可能远大于每个月银行卡收到的那点,比如在老板给股权的时候。 02 IVD企业涉及主体是试剂设备生产商,同时包括三方检验服务,如金域医学,还包括流通商,如润达医疗。迈瑞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老大,放进去做个尺子。 03 2019年数据这里所有的数据都是2019年年报数据,那时新冠疫情还没来。2020年的年报有些比较拖沓,还没到齐,等到齐了,我会再做个对比,新冠赚的钱,销售分到了么?
闲话少许,书归正传
01
销售薪酬哪家强:兼做代理业务的厂家最强,新产业亮眼
年薪40万以上的仅有科美诊断、美康生物、新产业三家。
新产业作为化学发光国内龙头,尚不算意外。另外两家之前关注较少。
科美诊断是新近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主做光激化学发光,产品相对高端。号称自主研发,但设备研发、注册证和生产自己都不做,试剂也不完全自产。
美康生物主做生化,以代理进口品牌仪器、销售自家试剂起家,现在往化学发光和质谱领域发展。2015年招股书显示,供应商前五名大多国际大厂;2018年并购的杭州倚天,主要“从事国际知名品牌雅培体外诊断产品的综合服务”。
年薪低于13万的有三家:安必平、中源协和、迪瑞医疗。
安必平2020年科创板上市,主要做病理科产品。大医院才会有像样的病理科,大医院都喜欢进口产品,另外病理科在医院也不算热门科室。近期由于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等原因,行业有升温趋势。
中源协和主营体外诊断和干细胞,业务比较分散。除了做干细胞这个差异化之外,小编暂时没看到啥特别的地方。
迪瑞医疗多年专注尿液分析、生化检测和血细胞检测,2016年收购宁波瑞源之前,仪器销售收入一直占大头。在自己的领域稳扎稳打。
02
人均创收比较:兼做代理业务的厂家再次称霸
九强生物人均创收1078万。参考招股说明书,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策略。经销又分专营代理商和普通代理商,前者只销售九强的产品,类似CSO(2013年占收入1/3)。直销由大区经理直接管理和维护终端客户(2013年占收入1/6)。这样九强80人的销售团队撑起8个亿的收入。
美康生物人均创收870万。公司上面有介绍,代理销售进口产品为主。
润达医疗人均创收869万,公司也是代理销售进口产品为主。
中源协和人均创收136万。
热景生物人均创收110万。公司专注免疫诊断,掌握独家技术上转发光,该检测方法在单个项目检测范围覆盖面广,但在其他项目并非主流。
明德生物人均创收96万。公司专注POCT,去年有转型做核酸的势头。
03
人均创利(毛利)比较:新产业靠实力超越代理厂家
九强生物人均创利741万,远超同行,推测销售模式对此影响较大。
新产业人均创利341万,化学发光龙头凸显。
迈克生物人均创利316万。代理国际大厂起家,后兼做自己的产品。20年自主产品收入超过代理板上钉钉。
热景生物人均创利81万。
诺禾致源人均创利73万。主要为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提供二代测序相关服务。
明德生物人均创利72万。 04
销售重要性指数
上面都是干巴巴的数据,我们来做点加工:
把人均薪酬、人均创收、人均创利进行排序,用后面两项的序号均值减去人均薪酬序号,可以暂定义为销售重要性指数。
数字越大,虽然人均创收、人均创利都不行,销售薪酬排名还不错,就是你不赚钱,公司还得舍得给你发钱;
数字越小,虽然人均创收、人均创利都不错,但是销售薪酬排名上不去,就是虽然你给公司赚钱,公司不舍得给你发钱。
最舍得发钱的是圣湘生物、理邦仪器、硕世生物;
最不舍得发钱的是塞力医疗、凯普生物、东方生物。
公司是个系统,每个数据都是系统的一个指标,每个人从同一个指标能看出不同的东西。
作为IVD资深从业者,您看到了什么?数据虽是冷冰冰的,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是多多少少具有参考价值,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