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经过
8月23日14:05分,体液窗口,一个女子大吵大闹:“你们检验科干什么做的,为什么尿液检查我怀孕了,血液检查没有怀孕,我请假一天做检查得出的是什么结果,你们是不是把别人的结果错弄成我的了”,边说边用力的拍打窗口。
“您先不要生气,我们核查一下”,同事黄姐姐很耐心的解释道。随后,她查阅该女子的Lis信息,该尿液是早上8:10分核收到检验科的,是第一例阳性,姓名年龄条码等信息全部都核对的上,排除了拿错标本的可能性,叫该女子重新留取尿液,30s胶体金试纸条显示两条线,根据说明书,仍然是阳性结果,早上血液标本也重新做,β-HCG仍然是<0.10。
患者血液和尿液检查报告单如下:
真是一头雾水,我们随即检查了罗氏发光仪器的质控、试剂,结果全部都是在控。紧接着病人找到了医生,医生说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碰到,不过文献上有看到与此类似的案例,然后开了一个彩超和次日早上空腹抽取血液做甲功检查的单子。
分析与心得
我们知道,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人类胚胎细胞最早分泌的分子物质之一、是妊娠时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并分泌至母体血中的一种糖蛋白,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其中α-肽链与LH、FSH和TSH的α链相似,β-肽链则是特异的,其分子量约为4.7万,主要存在于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及胎儿体内。
其主要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HCG的产生直接与滋养体细胞数量生长有关,随孕周增加,HCG可通过孕妇血液循环而排泄到尿中。因此,女性怀孕后,血液和尿液中都会含有HCG,血清HCG滴度逐渐增高,在停经8-10周(即受精的6-8周)达高峰,持续约1-2周,到妊娠160-180天时下降到最低点,此后稍又回升继续保持到分娩;其临床意义有早期妊娠诊断、流产诊断、异位妊娠诊断、妊娠滋养细跑疾病的诊断、肿瘤标志物等。
尿HCG检测中,用晨尿可以提高试验的阳性率,其测试原理:在纤维素膜的特定位置,分别包被单抗鼠IgG抗体(对照线),单抗人HCG抗体(测定线),呈上下排列,另外,试带上还含有均匀分布的胶体金标记人β-HCG单抗、胶体金标记的鼠IgG抗原,层吸作用尿液中的HCG与胶体金标记的人β-HCG单抗结合,移至测定线,形成金标记β-HCG单抗―β-HCG抗原―单抗人HCG抗体的双抗体夹心式复合物,测试线呈现紫红色。
同时,金标记鼠IgG抗原随尿上行至单抗鼠IgG抗体,形成金标记鼠IgG抗原与单抗鼠IgG抗体复合物,对照线呈紫红色,检测线和对照线同时出现红色反应线,则是阳性;仅是对照线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则是阴性;无红色反应线出现,或仅在检测线位置出现一条反应线,则实验失败或测试纸失效,需用先的试纸条。
尿的HCG不能客观地反映病情变化的情况,受的干扰因素较多;而血β-HCG,采用的电化学发光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高。
两者区别见表1:
表1 血和尿HCG的简要区别
很多文献都有报道尿HCG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的情况,因此在应用HCG检测时需特别注意并区别以下情况:
1. 尿液的浓缩程度
其会影响尿 HCG出现假阳性,尿液贮藏越长,肾脏降解排泄到膀胱的游离亚单位、 B-c ore HCG累积得就越多,能试剂盒检测,产生假阳性,该女子说前一天晚上8点前就没有喝水且无排尿液,怀疑该尿液是否浓缩,但是下午重新留取的尿液没有经过一晚的浓缩,所以此论据不充分。
2. 是否存在交叉反应物质
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TSH(促甲状腺素),这三种激素与HCG的化学结构相似,均是糖蛋白复合物、均由α和β两个肽链亚基所组成,在化学、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具有相同特性,但LH在正常尿中含量很少,对妊娠诊断的影响小。
3. 其他疾病误诊
脑垂体疾病、甲亢、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增生、子宫癌等容易导致检测HCG的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尤其异常妊娠时由滋养层中巨噬细胞分泌裂解HCG的酶异常升高,使降解产物分泌入尿液中增加所致有关。
此次事例中:该女子彩超结果为“子宫内膜增厚,宫内未见孕囊,建议复查”。
次日,重新抽血送至罗湖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甲功报告如下:
把此结果电话告知临床,临床医师询问道“昨天的尿液你们有没有用机器测量一下HCG激素水平”,哎呀!是我们遗漏了,但是尿液已经于当日下午被上夜班的同事清理了。最终的结论:该女子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受体内激素水平影响导致,建议该女子定期复查。
总 结
临床上也多见因尿HCG假阳性(后查血HCG阴性)而将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报道,单一用早孕纸条检测尿HCG存在漏诊或误诊的危险。作为检验工作人员,碰到诸如此类结果,一定要及时和临床沟通,可以尽早提示临床医生关注病情进程。对患者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时思维应开阔,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血、尿HCG检查或者治疗不同妇科疾病患者,进一步结合临床表现和停经时间做出鉴别诊断,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诊。
------------------------------------------------------------------------------
|